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尊龙体育官网
时间:2022-08-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在这片承载着红十字人光荣与梦想的土地上,总会首次召开“中国红十字会历史研讨会”,回顾光辉历史,追忆先驱前贤,不仅体现了总会领导对中国红十字运动历史研究工作的重视,更是为了擘画未来,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知史鉴往念前贤,启迪后学著新章。作为全球首个红十字国际学院,在建设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红十字人才培养基地、红十字文化传播阵地、国际人道交流合作平台过程中,自觉开展红十字运动的历史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一是充分发挥作为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的作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160年历史的国际红十字运动要持续健康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履约守正、文化传承、经验总结,更需要不断创新创造,因此加强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尤为重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总会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学院开展了系列红十字理论课题的研究工作,吸纳整合海内外关注红十字运动和人道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红十字系统的资深实务工作者,建立形成了红十字理论研究的专家团队和科研机制,着力提升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理论研究水平。
二是努力夯实作为红十字人才培养基地的定位。陈竺会长2019年10月31日在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红十字国际学院是综合性的人道教育机构,不仅要注重红十字系统内部的人员培训,还要面向社会培养新时代的人道工作者。”人才培养是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学院从创办伊始,就把红十字人才培养作为职责使命和立院之本。为此,学院面向海内外广纳贤才,除了引进部分精英人才和青年人才外,还从国内外知名机构、知名高校聘请了25位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有的还兼任了学院有关教研中心的主任,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同时,学习借鉴清华大学、北师大、浙江工商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等知名高校在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创新红十字国际学院特有的课程模块,针对本科微专业、高级研修班、硕士研究生以及短期培训班等不同的培养对象,开设具有红十字特色的人道公益事务管理课程,开启了一条创新人道教育、培养红十字人才的探索之路。
三是积极彰显红十字文化传播阵地的优势。红十字国际学院是红十字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以此为原点,在一些具有鲜明红十字历史文化印记的纪念地挂牌设立院外教学研究基地,有利于彰显学院作为红十字文化传播阵地的特殊优势。截至目前,红十字国际学院已在江苏无锡和常州、辽宁营口、浙江湖州等地挂牌设立了6个院外教学研究基地,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用于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体验。通过教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深化学院与当地红十字会在理论研究、人才培训和项目活动上的合作。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已成为红十字国际学院开展人道教育、改革教学模式、推动“院地合作”的重要创新。
四是不断加强红十字运动历史类教材的编写出版。红十字人才培养,师资是关键,教材是基础。为推动教材编写工作,学院专门成立了“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材编写(译)委员会”,根据教学和科研需要,制定了系统的教材编写规划,其中运动历史类教材占有相当比重。目前第一辑教材已经基本编写(译)完成,包括《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中国红十字运动简史》《国际红十字运动》《国际人道组织概览》《亨利·戴维逊传》《人道经济学》《人道伦理学》等。此外,学院红十字运动教研中心先后编写出版了《百年红十字》《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等一批运动历史类专著。在学院2021-2022年度课题研究计划中,也有不少是历史勾陈与当代实践相结合的课题,如《抗美援朝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援》《国际人道法在国内实施的研究》《中国红十字会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经验与模式研究》《“一带一路”红十字人道合作发展报告》《新时代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报告》等。
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加强中国红十字运动历史的学习、教育和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十字事业的认同感,有助于体悟红十字先辈们拼搏奋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使命感,有助于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中国红十字事业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以史鉴今,面向未来。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研究历史,不仅是学院教学科研的需要,更是中国红十字事业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把握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前进的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红十字人应有的贡献。
王汝鹏 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